设为主页 | 站内搜索| 中心邮箱 | 联系我们 | English

讲座系列

公告栏

讲座系列

跳过导航链接

夏光:中国环境保护的新阶段--论环境优化经济增长

发布时间:2006-11-26

2006年9月19日晚,北京大学环境资源与经济学系、经济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邀请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研究员,为同学们做了本学期环境系列讲座的首场报告。夏光研究员介绍了我国环境保护成就和面临的问题,并就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提出了另一种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设想:正面计算环境保护要素在经济增长要素中所占比重。而如何实现这种新的核算法--夏光教授向现场的同学提出的这一挑战性课题,也是摆在国内外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者们面前的前沿课题。   "环境之于经济,犹如考试之于学生,虽然考试增加了学生压力,但也促使学生提高成绩。"夏光研究员用一个生动的比喻点出保护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正面促进作用,而这一作用在过去往往被忽视。"人们习惯于强调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压力以及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的损害",而停止发展经济,以保护环境为优先是不现实的。"我们应当多论述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和贡献。"而环境优化经济模式和相应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就是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这一理念,在实践和理论上的发展。   夏研究员说,日本在1967年出台的公害防治法规定环境保护不能压制经济发展,企业主和财阀们以发展经济为借口从事粗放工业生产,环境问题层出不穷。在公众压力下1970年,日本修改法律,明确规定环境优先,工业企业不得不纷纷开发新型技术,工业生产线迅速更新换代,向高效洁净的模式发展。这场环境问题引起的技术革命使得日本成为技术大国,也大大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   中国目前的情况跟当年的日本如出一辙,"十一五"规划制定了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10%的目标,然而今年上半年污染物排放量不减反增。说到底,罪魁祸首是我国经济发展整体上仍然走的是资源耗费、环境破坏的"环境换经济"老路。夏光研究员感慨地说:"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贫穷落后到了几乎被开除'球籍'的地步。而当时的环境承受能力也大。牺牲环境以尽快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是必要的。"而随着环境容量日益缩小,这种模式已经到了必须结束的时候。   在党的十六大上,"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成为国家的核心战略。夏光研究员分析说,科学发展观并不是一个新名词,然而把它放到统领全局的高度,也只是共产党这样高度统一的执政党才能有此魄力和能力。这一核心战略充分表明了保护环境的国家意愿在不断增强,其明显的标志就是,今年7月国家出台规定,加大环境指标在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中的比重。而"环境优化经济"模式,作为配合这一国家战略的环境战略,在"十一五"期间出台,是将保护环境的国家意愿实现为国家意志的关键。   夏研究员举了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例子,揭示了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的意义。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引进国外汽车生产线时,为了节省成本,对尾气排放标准无甚要求,甚至省去了汽车尾气处理设施。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国家制定了了严格的尾气排放标准之后,尤其是从2005年起在北京实行欧洲3号国际标准之后,推动汽车工业不断改换生产线,客观上使我国的汽车工业保持着国际领先水平。现在我国已经从技术落后的汽车进口国转变为与国际环保标准接轨的汽车出口国。这就是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和贡献的有力佐证。   而把环境优化经济模式理论化,将环境保护要素纳入计量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的核算分析法的解决范围中来,需要回答环境保护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过程中具体占多大比重。而这一关键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还未能解决。夏光研究员对同学们也提出了这一问题。"保护环境的希望归根结底来源于经济决策者",而这一环境促进经济的核算法,将对我国环保政策的制定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带来巨大影响。   报告结束,夏光研究员回答了在场北大师生的提问。经济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民权博士总结了发言。   本学期经济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环境讲座的第一场在掌声与深思中结束了,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写在每一个在场者的脸上。而环境保护之路远远没有结束,环境保护的研究也在不断的延展。北京大学环境资源与发展经学系、经济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的环境系列讲座将继续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介绍环境保护领域最新理念和前沿课题,欢迎关注。                                   (CHEDS供稿)